(原标题:美政客称中国大蒜对美构成“极大威胁” 外交部:奉劝美方一些政客多些理性常识 免得贻笑大方)
13日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问,据报道,美国国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日前发布声明称,中国产大蒜对美国食品安全构成“极大威胁”,要求发起“301调查”,美国会众院已经审议通过的“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”中,也包括要求美军商店禁止销售中国大蒜的条款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毛宁表示,不知道你有没注意到,美国有关政客的谎言谬论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群嘲。相信大蒜做梦都想不到,竟能对美国产生“极大威胁”。从无人机到起重机,从冰箱到大蒜,被美国扣上“国家安全风险”帽子的中国产品慢慢的变多,但是美方所谓的证据和理由哪一条能经得起检验?世人看得很清楚,这些不过是美国大搞保护主义、滥用国家力量遏制打压中国发展、强推“脱钩断链”的幌子罢了。
毛宁说,泛化国家安全概念,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、武器化,只会加剧全球产供链安全风险,最终损人害己,我们奉劝美方一些政客,多些理性常识,免得贻笑大方。
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,美国农民首当其冲,特别是美国豆农承受了约110亿美元的损失。如果硝烟再起,美国农民只怕会伤得更深。
据彭博社11日报道,毫不起眼的大豆是特朗普和中国的第一次贸易战中的牺牲品,在他上任的头两年,美国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头号大宗商品买家的出货量下降了79%。当时,中国仍然需要美国的一些供应。但现在,它只需要从美国的竞争对手巴西那进货。
其他大宗商品的情况也大同小异。中国已经实现了供应多元化,对阿根廷的玉米和小麦、巴西的高粱和澳大利亚的棉花开放了市场。中国的粮仓已经补足了货。
“头一回中国没做好准备,这一次中国准备好了。中国的大豆库存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。”荷兰合作银行谷物和油籽全球行业策略师尼科尔森(Steve Nicholson)说,“形势已发生了一些变化”。
报道称,美国在贸易战升级的风险压顶之际,却难以恢复其从玉米到小麦的领先主食出口国地位,同时巴西成功抢占了市场占有率。由于玉米和大豆价格今年早一点的时候触及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种植者的所得已经在下降。
预计特朗普在明年正式上任后将故技重施,再对中国强加无理关税,而中方大概率也会采取反制措施,再次瞄准美国农产品出口领域,谷物价格将承压。
花旗集团全球市场分析师在周一(9日)的一份报告中写道,双方最终可能找到解决方案,但中国恢复之前的进口水平可能性较小。
彭博行业研究(Bloomberg Intelligence, BI)的分析师认为,大多数农产品是贸易战的“排头兵”,因为寻找替代品产生的成本相对较低。
第一次贸易战造就了当前的供应形势:中国的目光从美国转向巴西,这促使巴西开垦土地以种植更多的大豆。预计巴西明年年初的大豆收成将比中美贸易战前的产量高出至少30%。
不过,这并没有使美国农民放缓生产更多大豆的脚步,毕竟,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,他曾向美国农民发放了约280亿美元的补贴,以缓解与中国的贸易争端给美国农民所带来的打击,这帮助美国农业净收入在2020年达到了七年来的最高。
种子公司科迪华(Corteva Inc.)的首席执行官马格罗(Chuck Magro)也表示,美国的大豆养殖面积预计不会减少,“假设关税和先前类似,中国认为需要从别的市场购买,美国生产的大豆仍将找到买家”。
自2018年以来,中国一直在实现供应源多元化,以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。红色代表美国,绿色代表巴西(路透社制图)
2020年1月15日,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。根据协议,中国将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,美方将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的关税。
根据美国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(NCGA)和美国大豆协会(ASA)委托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,如果恢复这些关税,美国农民或将每年损失数百万吨的谷物和大豆出口。
中国是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全球最大进口国。在时任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贸易战,对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后,中国在致力于提高国内产量的同时,也于2018年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、牛肉、猪肉、小麦、玉米和高粱等进口产品加征25%的关税予以反击,并大幅度减少了对美国进口农产品的依赖,转而向巴西、阿根廷、乌克兰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粮食生产国采购。
路透社此前引述中国海关数据称,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份额已经从2016年的40%降至18%,而巴西进口所占的份额从46%增至76%;玉米进口情况亦然。
目前,中国转向从阿根廷购买玉米和小麦。今年年初,阿根廷国家农业、畜牧业和渔业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,经中国海关总署授权,阿根廷可向中国出口小麦。公告指出,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小麦进口国,每年进口约1000万吨,价值38亿美元(2022年)。目前,阿根廷正积极寻求数十年来首次向中国出口小麦。此外,中国还批准购买阿根廷玉米,这是15年来的首次。
美国的高粱生产商高度依赖中国,该国高粱出口量的70%运往中国。中国是这种古老谷物的最大消费国,这种谷物被用作动物饲料和酿造白酒。
然而,在11月底,中国对巴西高粱敞开了大门。虽然这个南美农业强国过去基本上没有出口高粱,但其产量已增至约460万吨。报道认为,这是对美国市场占有率的又一挑战。
猪肉是中国居民菜篮子里最常见的荤菜之一。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,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市场。欧盟、巴西和美国是中国主要的猪肉进口来源国家及区域。2020年至2023年中国及巴西产量增加,而欧盟与美国猪肉产量下降,其中欧盟区域降幅尤为明显。
目前,受居民饮食偏好、消费主力人群转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即使不发生贸易战,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也不容乐观,猪肉消费量预计将下降。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一份报告,消费者将饮食转向了其他蛋白质,如家禽、牛肉和海鲜。
美国农业部在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,由于国内产量强劲和库存增加,预计中国的棉花进口量也将从去年创纪录的水平上降下来。
希尔托普证券高级商品市场策略师库尼施(Walter Kunisch)表示,中国棉花和纺织品供应链与2018年贸易战期间“截然不同”,中国已经从巴西和澳大利亚采购了更多的棉花。
巴西全国棉花出口商协会此前宣布,巴西棉花在2023/24收获季总计生产棉花370万吨,其中60%供出口,巴西棉花出口量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全世界棉花出口第一大国。在这一收获季,巴西向中国出口了近130万吨棉花,超过美国的出口量。
巴西棉花生产者协会指出,巴西棉花结合了可持续生产模式和高质量的特点,具备高竞争力,受到慢慢的变多国际买家的欢迎。
19点30分,中国队大战澳大利亚!赢球=3连胜夺头名,CCTV5不直播
媒体人:现在国青和85-87那批没有一点可比性 85-87能排同龄前三
网友晒2017年名校毕业的第一份工作:某公司业务顾问,年薪134万+9.58万签约奖金
月薪两万,滑不起雪?有雪友在新疆12天花掉13万,有人干脆在河北崇礼买了套房
一觉醒来再也无法睁眼,英国妹子突发怪病:为重见光明,她把眼皮焊在了脑门上...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创维发布“全球首款”DeepSeek智能电视G7F Pro,接入满血R1模型
更适合Mac用户的折叠屏要来了!OPPO官宣Find N5支持远控电脑
号称全球最大移动LED屏,Photonics推出162平方米巨型“显示器”
(原标题:美政客称中国大蒜对美构成“极大威胁” 外交部:奉劝美方一些政客多些理性常识 免得贻笑大方)
13日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问,据报道,美国国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日前发布声明称,中国产大蒜对美国食品安全构成“极大威胁”,要求发起“301调查”,美国会众院已经审议通过的“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”中,也包括要求美军商店禁止销售中国大蒜的条款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毛宁表示,不知道你有没注意到,美国有关政客的谎言谬论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群嘲。相信大蒜做梦都想不到,竟能对美国产生“极大威胁”。从无人机到起重机,从冰箱到大蒜,被美国扣上“国家安全风险”帽子的中国产品慢慢的变多,但是美方所谓的证据和理由哪一条能经得起检验?世人看得很清楚,这些不过是美国大搞保护主义、滥用国家力量遏制打压中国发展、强推“脱钩断链”的幌子罢了。
毛宁说,泛化国家安全概念,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、武器化,只会加剧全球产供链安全风险,最终损人害己,我们奉劝美方一些政客,多些理性常识,免得贻笑大方。
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,美国农民首当其冲,特别是美国豆农承受了约110亿美元的损失。如果硝烟再起,美国农民只怕会伤得更深。
据彭博社11日报道,毫不起眼的大豆是特朗普和中国的第一次贸易战中的牺牲品,在他上任的头两年,美国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头号大宗商品买家的出货量下降了79%。当时,中国仍然需要美国的一些供应。但现在,它只需要从美国的竞争对手巴西那进货。
其他大宗商品的情况也大同小异。中国已经实现了供应多元化,对阿根廷的玉米和小麦、巴西的高粱和澳大利亚的棉花开放了市场。中国的粮仓已经补足了货。
“头一回中国没做好准备,这一次中国准备好了。中国的大豆库存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。”荷兰合作银行谷物和油籽全球行业策略师尼科尔森(Steve Nicholson)说,“形势已发生了一些变化”。
报道称,美国在贸易战升级的风险压顶之际,却难以恢复其从玉米到小麦的领先主食出口国地位,同时巴西成功抢占了市场占有率。由于玉米和大豆价格今年早一点的时候触及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种植者的所得已经在下降。
预计特朗普在明年正式上任后将故技重施,再对中国强加无理关税,而中方大概率也会采取反制措施,再次瞄准美国农产品出口领域,谷物价格将承压。
花旗集团全球市场分析师在周一(9日)的一份报告中写道,双方最终可能找到解决方案,但中国恢复之前的进口水平可能性较小。
彭博行业研究(Bloomberg Intelligence, BI)的分析师认为,大多数农产品是贸易战的“排头兵”,因为寻找替代品产生的成本相对较低。
第一次贸易战造就了当前的供应形势:中国的目光从美国转向巴西,这促使巴西开垦土地以种植更多的大豆。预计巴西明年年初的大豆收成将比中美贸易战前的产量高出至少30%。
不过,这并没有使美国农民放缓生产更多大豆的脚步,毕竟,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,他曾向美国农民发放了约280亿美元的补贴,以缓解与中国的贸易争端给美国农民所带来的打击,这帮助美国农业净收入在2020年达到了七年来的最高。
种子公司科迪华(Corteva Inc.)的首席执行官马格罗(Chuck Magro)也表示,美国的大豆养殖面积预计不会减少,“假设关税和先前类似,中国认为需要从别的市场购买,美国生产的大豆仍将找到买家”。
自2018年以来,中国一直在实现供应源多元化,以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。红色代表美国,绿色代表巴西(路透社制图)
2020年1月15日,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。根据协议,中国将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,美方将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的关税。
根据美国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(NCGA)和美国大豆协会(ASA)委托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,如果恢复这些关税,美国农民或将每年损失数百万吨的谷物和大豆出口。
中国是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全球最大进口国。在时任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贸易战,对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一定的关税后,中国在致力于提高国内产量的同时,也于2018年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、牛肉、猪肉、小麦、玉米和高粱等进口产品加征25%的关税予以反击,并大幅度减少了对美国进口农产品的依赖,转而向巴西、阿根廷、乌克兰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粮食生产国采购。
路透社此前引述中国海关数据称,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份额已经从2016年的40%降至18%,而巴西进口所占的份额从46%增至76%;玉米进口情况亦然。
目前,中国转向从阿根廷购买玉米和小麦。今年年初,阿根廷国家农业、畜牧业和渔业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,经中国海关总署授权,阿根廷可向中国出口小麦。公告指出,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小麦进口国,每年进口约1000万吨,价值38亿美元(2022年)。目前,阿根廷正积极寻求数十年来首次向中国出口小麦。此外,中国还批准购买阿根廷玉米,这是15年来的首次。
美国的高粱生产商高度依赖中国,该国高粱出口量的70%运往中国。中国是这种古老谷物的最大消费国,这种谷物被用作动物饲料和酿造白酒。
然而,在11月底,中国对巴西高粱敞开了大门。虽然这个南美农业强国过去基本上没有出口高粱,但其产量已增至约460万吨。报道认为,这是对美国市场占有率的又一挑战。
猪肉是中国居民菜篮子里最常见的荤菜之一。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,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市场。欧盟、巴西和美国是中国主要的猪肉进口来源国家及区域。2020年至2023年中国及巴西产量增加,而欧盟与美国猪肉产量下降,其中欧盟区域降幅尤为明显。
目前,受居民饮食偏好、消费主力人群转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即使不发生贸易战,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也不容乐观,猪肉消费量预计将下降。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一份报告,消费者将饮食转向了其他蛋白质,如家禽、牛肉和海鲜。
美国农业部在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,由于国内产量强劲和库存增加,预计中国的棉花进口量也将从去年创纪录的水平上降下来。
希尔托普证券高级商品市场策略师库尼施(Walter Kunisch)表示,中国棉花和纺织品供应链与2018年贸易战期间“截然不同”,中国已经从巴西和澳大利亚采购了更多的棉花。
巴西全国棉花出口商协会此前宣布,巴西棉花在2023/24收获季总计生产棉花370万吨,其中60%供出口,巴西棉花出口量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全世界棉花出口第一大国。在这一收获季,巴西向中国出口了近130万吨棉花,超过美国的出口量。
巴西棉花生产者协会指出,巴西棉花结合了可持续生产模式和高质量的特点,具备高竞争力,受到慢慢的变多国际买家的欢迎。
19点30分,中国队大战澳大利亚!赢球=3连胜夺头名,CCTV5不直播
媒体人:现在国青和85-87那批没有一点可比性 85-87能排同龄前三
网友晒2017年名校毕业的第一份工作:某公司业务顾问,年薪134万+9.58万签约奖金
月薪两万,滑不起雪?有雪友在新疆12天花掉13万,有人干脆在河北崇礼买了套房
一觉醒来再也无法睁眼,英国妹子突发怪病:为重见光明,她把眼皮焊在了脑门上...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创维发布“全球首款”DeepSeek智能电视G7F Pro,接入满血R1模型
更适合Mac用户的折叠屏要来了!OPPO官宣Find N5支持远控电脑
号称全球最大移动LED屏,Photonics推出162平方米巨型“显示器”